滑觸線系統基本的組成部件
通常情況下基本的滑觸線系統應包括以下的部件
導桿(含絕緣護套)
接頭(含接頭護套)
導體提掛件(及提掛件支架)
固定夾
端頭部件
動力輸入部件
膨脹部件
集電器
集電器用安裝支架
2.滑觸線系統其他可能用到的部件
絕緣部件
拾起導向裝置
3.滑觸線部件數量計算的步驟
考慮是否需要膨脹部件
導桿規格的選擇
考慮供電點的位置及數量
計算導桿的數量
計算接頭及護套的數量
計算固定夾的數量
計算提掛件的數量
計算集電器及支架的數量
4.膨脹部件數量的計算
考慮是否需要膨脹部件
SL2-系統長度小于150米的時候不需要膨脹部件。
SL3-系統長度小于200米的時候不需要膨脹部件。
膨脹部件數量的確定
當系統需要膨脹部件的時候根據下面的公式確定膨脹部件的數量。
n=(Ta max-Ta min)×(L-L0)×1000×ce/exp
其中n-膨脹部件的數量
Ta max-滑觸線允許的高溫度(PVC護套是80℃,PPO護套
是120 ℃)
Ta min-現場可能出現的低溫度
L-系統的實際運行長度(單位:米)
L0-不需要膨脹部件大系統長度(單位:米)
ce-膨脹系數(鍍鋅鋼-0.0000126/銅-0.0000162/鋁-0.0000235)
exp-膨脹部件的工作范圍(單位:毫米)
SL2-50毫米
SL3-200毫米
例如:一個180米長的系統,低環境溫度-10 ℃,使用標準型鋁導體。
如果采用SL3導體不需要配置膨脹部件。
如果采用SL2導體則需要膨脹部件
n=(80-(-10))×(180-150)×1000×0.0000235÷50≈1.3
如果n的數值有小數那么不論小數有多大都需要進位,上面的例子中每相(及每根)就需要膨脹部件2件。需要注意,同樣的條件采用不同材質的導體,膨脹部件的數量是不同的。
例如:一個180米長的系統,低環境溫度-10 ℃,使用標準型SL2銅導體。n=(80-(-10))×(180-150)×1000×0.0000162÷50≈0.9對于銅導體和鍍鋅鋼導體同樣的條件需要的膨脹部件的數量要小于鋁導體。
5.導桿規格的選擇
對于采用380V供電的系統,行車的運行電流約為其總功率數的2倍。
對于包含一個以上行車的系統,系統總的運行電流需要考慮以下的情況。
- 一臺行車:所有行車中大的兩臺電機
- 兩臺行車:所有電機中大的三臺電機
- 三臺行車:所有電機中大的三臺電機
- 四臺行車:所有電機中大的四臺電機
在確定系統的運行電流后根據下面的環境溫度(Ta)與行車暫載率系數(Duty)確定系數(K),導桿的實際允許電流I=標稱電流×K。需要選擇I大于系統實際運行電流之規格的導桿。
技術要點編輯
一、滑觸線系統安裝應具備的條件
1、移動設備(行車或其它)及軌道已安裝完畢。
2、電源的進線電纜、移動設備的出線電纜已敷設就位。
3、確認上述電纜的規格是否合乎滑線動力輸入及集電器的接口要求,如一臺車需裝多組集電器,電纜轉接箱是否齊備。
4、現場作業有可供使用的工作臺,如天車的檢修平臺、可沿軌道移動的施工吊籃、可自由移動的腳手架等。如使用天車檢修平臺,應有便捷而安全的臨時電源連接。
5、現場需有滑線需方電氣技術人員、天車操作工的配合。
6、現場可提供施工設備及材料,如電焊機、氧割機、臨時電纜等。
二、確認系統的布置
1、系統整體的布置(一般為水平布置)。
2、膨脹部件的數量、位置。
3、固定夾的數量、位置。
4、動力輸入的數量、位置。
5、檢修單元的數量、位置。
三、安裝作業的次序
1、將角鋼支架沿軌道按預設位置安裝,支架的間距應盡可能遵循標準間距,并保證與軌道中心線的平行位置。
2、在角鋼支架上安裝提掛夾,將螺母套至合適位置,保證提掛夾還可在支架的長條孔上左右移動。
3、從軌道的一端開始安裝滑線導桿,盡可能使端部至根支架的距離為750㎜。
4、拼裝終端護套、接頭及接頭護套、動力輸入及護套。
5、安裝膨脹部件,并根據現場環境溫度合理設置部件的間隙。
6、安裝固定夾。
7、在移動設備上選取合理的位置安裝集電器支架,保證集電器處于標準的高度。
8、安裝集電器。
9、連接進線電纜、集電器電纜。
10、確認安裝正確后通電試車,檢驗電源的相序是否需作變更。
11、將設備反復緩慢運行至軌道兩端,注意觀察是否有發生碰撞、打火、集電器走偏現象,如有異常應立即停車斷電,找出安裝不當的原因并作出調整。
12、在確認設備反復走行并再無異常現象后,再次斷電,將所有提掛夾的固定螺栓擰緊。
13、通電試車,確認安裝無誤。